說不出口的「不」——淺談那些埋藏在動物表演背後,令人心碎的真相

馬戲團——藏匿於歡呼背後的血淚

馬戲團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娛樂項目,騎單車、走鋼索、跳火圈、單腳站立等特技表演,無不讓人讚不絕口,然而在博得滿堂喝采的背後,是由動物們累累傷痕與無數眼淚交織而成的。表演時,牠們接受著觀眾們的歡呼與掌聲,做出許多有違天性的動作,一旦演出散場,牠們便會被關回狹小逼仄的空間中,日日夜夜遭受來自馴獸師的暴力虐待。高壓的對待與長時間的圈養,極易造成動物生理及心理上的損傷,動物可能會出現一些刻板行為,諸如來回踱步、搖頭晃腦、重複無意義的動作等,更有甚者,可能還會出現攻擊性,傷害其他人和動物,或甚至自殺。

隨著資訊科技傳播日新月異,這些不為人知的殘酷景象逐漸被揭露至大眾眼前,有越來越多人起身為動物發聲,要求停止馬戲團的動物表演,許多國家也紛紛禁止馬戲團利用野生動物與保育物種表演。

海洋公園動物展演——人類的天堂,鯨豚的煉獄

在台灣,儘管有《野生動物保護法》與《動物展演管理辦法》的規定,然而動物表演卻依舊存在著,最常見的便是在水族館與海洋公園內。

台灣的海洋公園打著「生態教育」的名號,透過讓鯨豚表現跳躍呼拉圈、以尾鰭直立、與人親吻、旋轉跳水,種種與本能相悖的動作,都會對牠們的心理情緒造成極大負擔與傷害,且又長時間被囿困於空間窄小的「海洋世界」中,造成許多鯨豚出現撕咬前鰭、頭撞水缸等自殘行為,這或許不僅僅是源於動物已被折磨至失常的精神表現,更是一種對於人類的無聲且無助的控訴。

若想實施生態教育,並不是非讓動物出來「賣藝」不可,仍有其他更好的管道可以運用,觀賞動物表演興許可以帶給觀眾短暫的享受,然而,憑什麼人類的快樂就允許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動物不會說人話、不會微笑或哭泣,但這並不代表牠們就沒有任何情緒,動物也是活生生的個體,會痛苦,也會嚮往自由廣袤的原野或海洋,然而往往卻被人們逕行捕捉,從此被迫開啟有如煉獄般的生活。

國外有些事例便突顯出人們在這方面跨越出的一步,例如在2021年12月11日,加拿大尼加拉瓜警方對著名的海洋公園(Marineland)提出刑事訴訟,指控海洋公園「未經政府授權,利用飼養的鯨魚與海豚進行娛樂表演」,違反了加拿大的《終止鯨魚和海豚囚禁法案》。該法案將圈養或繁殖鯨豚明定為違法行為,雖然允許像海洋公園這樣已有圈養鯨豚的組織繼續飼養至其自然死亡,但仍不允許讓動物進行以娛樂為目的的展演。

心得

說到動物保護,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寵物或是保育類動物,然而事實上,世上仍有一群動物正時刻遭受著的身心理的壓迫,卻鮮少有人看見牠們真正的痛苦,甚至以其「才藝表演」為樂子,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一想到人們的喧鬧歡笑,映襯著動物們煎熬的一生,悲涼的諷刺感便油然而生。筆者認為,台灣在這方面應該進行更嚴謹的法律制定或修正,以確保不會再有動物因「海洋教育」的名義受到不恰當的對待。

參考資料

1. 謝易軒(2022年1月16日)。旋轉、跳躍、牠流著淚:馬戲團文化的遺緒,海洋動物表演裡的水族哀鳴。故事StoryStudio。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historical-circus-and-dolphin-show

2. 羊正鈺(2015年4月1日)。你的樂園牠的地獄…海洋世界30年來「耗損」60多隻鯨豚。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774

3. 鄭雅淳(2019年5月24日)。這不是馬戲團,什麼才是馬戲團? 你還去海洋公園看鯨豚表演嗎?窩窩wuowuo。https://wuo-wuo.com/report/column/974-wuo-opinion-190524

返回頂端